河北省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董振国:
盘活城市存量资产 增强人民获得感
记者:“新城建”成为“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重点推进的方向。什么是“新城建”?大力推进“新城建”我省有着怎样的基础?
董振国:“新城建”,即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城市战略,对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支撑数字经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城建”聚焦城市安全、社区建设、市政服务等民生领域,将助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
其中,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城建”最重要的一环,基础数据和平台无疑是重要前提。省智慧城市联合会发布的《京津冀(河北)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5-2020》显示,京津冀三地在智慧治理、智慧环境方面北京优势明显,处于领先水平;河北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整体呈上升趋势,在数字基础、智慧环境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全国“新城建”综合试点城市有21个,河北尚无,单项试点31个(含承德)。河北智慧城市发展基础和行业氛围,在全国属于中上水平,但在发展“新城建”方面,亟须统一思想、抓住契机追赶。
2020年,我省开展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筛选了4个设区市、12个县市区进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列入省级试点的城市,应率先以国家“新城建”试点创建为契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记者:推进“新城建”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董振国:“新城建”的重点任务包括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社区建设、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六个方面。
“新城建”不能走智慧城市技术占主导的传统老路,要加强顶层设计、商业模式、体制机制和行业生态四方面,注重运营模式创新。先进理念带动下的顶层设计,是“新城建”落地成功的关键性起步,有的城市不注重顶层设计,直接上项目;有的城市过于依赖技术方案,不重视统筹规划,最后走样,背离群众路线,人民获得感差。省智慧城市专家委一直在跟踪“新城建”进展,助力省内“新城建”起步,凝聚省内外一流专家团队,致力于服务我省“新城建”高质量发展,依托国家发改委雄安新区智慧城市课题,在“新城建”发展评价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
记者:“新城建”打造城市智能体,“未来之城”长什么样?
董振国:“新城建”为城市带来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和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新的基建需求,撬动了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增强城市韧性。“新城建”将传统的建设模式赋予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推动城市建设模式更加绿色低碳、智能、合理,也推动着新的建设产业模式的形成壮大。
“新城建”更多地落实以人为本,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更新改造,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充分盘活我省城市发展的存量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城市建设撬动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空间。
采访/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