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淑会)4月22日上午,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来自唐山的志愿者李叔华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为一名血液病患儿捐献了其急需的“生命种子”——21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据悉,李叔华是河北省第594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
河北省第59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叔华。 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供图
今年36岁的李叔华大学毕业后来到唐山,成为了一名创业者。2021年6月23日,李叔华在无偿献血时,留取了血样并填写了《志愿者捐献同意书》,正式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以前,我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不了解,一直认为是抽取骨髓。”李叔华告诉记者,当认真听了护士的宣传讲解后,才明白现在的捐髓是通过采集外周血分离造血干细胞,对身体健康不会带来伤害,“这更加坚定了我捐献的决心。”
“配型成功了。”今年2月9日,正在排队做核酸的李叔华接到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既激动又意外,“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没想到我留取血样还不到8个月就配型成功了。”李叔华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
为了给患儿提供高质量的“生命种子”,李叔华接到通知后,就按医生要求注意饮食、锻炼身体。很快,他顺利通过了健康体检和高分辨检测。
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捐献的日子定于3月底。李叔华了也做好了各项捐献准备。“患儿仅10个月大,我也有孩子,能够体会当父母的心情。”
然而,此时的唐山正遭遇疫情,当地全域封控管理。“捐献时间不得不推迟。”李叔华说,一边是等待救治的患儿,一边是严格的疫情防控,那一阵了他特别着急,特别担心患儿的身体。期间他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告患儿家属,他一定捐献,不会因为疫情而放弃。
河北省第59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叔华。 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供图
4月17日,当地封控管理解除消息一发布,李叔华在省和唐山市红十字会的沟通协调下,第一时间“闭环”赶往石家庄,进行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虽然捐献前经历了不少波折,但阻挡不住我捐髓救人的决心,而且结果是美好的。”4月22日成功捐献后,李叔华激动地说,他希望患儿接受“生命种子”移植后尽快康复,健康长大,也呼吁更多爱心人士能加入捐献队伍,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