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梁伟课题组在Cell子刊i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Poroptosis: A form of cell death depending on plasma membrane nanopores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ppM1 肽能够在肿瘤细胞膜上形成不可修复的跨膜孔,导致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这被定义为:Poroptosis

Poroptosis 直接依赖于细胞膜纳米孔,而与细胞死亡的上游信号无关。ppM1 诱导的 Poroptosis 以细胞内 LDH 的持续释放为特征。这一独特特征不同于其他由冷冻-解冻(F/T)和洗涤剂引起的急性坏死类型,后者导致细胞内 LDH 的突然释放。

实验结果表明,稳定的跨膜纳米孔介导的亚急性细胞死亡在随后的激活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转化为抗肿瘤免疫微环境。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产生 Poroptosis 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癌症治疗策略。

免疫原性死亡是指细胞死亡后能够激活宿主针对其所含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能够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进一步清除残留病灶或转移病灶,预防肿瘤复发。

研究表明细胞死亡时膜孔的形成与免疫原性死亡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因此研究团队提出科学假说,直接在肿瘤细胞膜上形成膜孔诱导的细胞坏死,能够引起肿瘤免疫原性死亡。多肽类化合物具备较强的成药潜力,采用多肽在肿瘤细胞膜上形成膜孔可行性较高。

研究表明 p53 蛋白的 MDM2 结合域的氨基酸片段具备肿瘤细胞膜渗透的能力,因此采用衍生于 p53 蛋白或 MDM2 蛋白的肽段,结合膜孔形成肽的结构特点,设计、筛选、优化后得到了具备广谱抗肿瘤效果的多肽 ppM1。ppM1 具备广谱的抗肿瘤效果,且不依赖于p53通路而是靶向于细胞膜。随后,研究团队分别在体外和体内证明了 ppM1 能够诱导肿瘤免疫原性死亡。ppM1 形成的膜孔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引发多种 DAMPs 释放和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pM1 处理后的坏死肿瘤细胞能够显著激活 BMDCs 成熟,并且小鼠皮下注射能够诱导抗肿瘤免疫保护。体内肿瘤治疗结果表明,瘤内注射 ppM1 多肽后,能够提高瘤内免疫细胞的浸润比例,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

最后,研究团队在不同的肿瘤模型上,评价了 ppM1 的治疗效果。在"热肿瘤"模型(MC38模型),瘤内注射 ppM1 多肽后,能够达到接近100%的治愈率,并且这种治疗效果依赖于完整的免疫系统,尤其是 CD8+ T 细胞和 CD4+ T 细胞;而"冷肿瘤"模型(4T1-MUC1模型),对免疫治疗(PD-1抗体或MUC-1疫苗)几乎不响应,联合 ppM1 多肽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免疫治疗(PD-1抗体或MUC-1疫苗)的疗效。

此外,研究团队比较了膜孔介导的坏死与膜裂解介导的坏死的区别以及其对免疫原性死亡的影响,并提出了亚急性死亡急性死亡的概念。膜孔介导的肿瘤细胞亚急性死亡能够诱导 BMDCs 成熟,而膜裂解介导的肿瘤细胞急性死亡则不能,这表明亚急性死亡对于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梁伟研究员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王琛研究员是本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生李浩和助理研究员王子昊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