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想买支雪糕解暑,却发现一支动辄十几元、几十元,特别是一些包装花哨、带有“噱头”的新款产品,价格大大超过消费者预期,被网友戏称为“雪糕刺客”,不识勿拿……部分网友戏称,所谓“雪糕刺客”指的是一些没见过的品牌或包装的雪糕,它们静静“潜伏”冰柜里,等待结账时给人“致命一击”。

每当夏季来临,“雪糕”总能成为一个热词。汇总媒体的相关报道,在很多城市的超市、便利店等地,琳琅满目、花样各异的雪糕动辄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三元以下的平价雪糕越来越难觅。“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因为你很可能吃不起”这句网络流行语,道出了诸多消费者的无奈也是真实感受。

可见,雪糕价格已到了让人“高攀不起”的程度。雪糕价格畸高,让不少人回想起多年前的“老冰棍儿”。过去的主流雪糕基本是几毛钱,随着这批老式雪糕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三五元一支的所谓“中低档”雪糕很难找到。记忆中的老冰棍儿、小布丁、纯奶冰棒等,也只能成为美好记忆了。

其实,雪糕涨价未必都不合理,既是行业发展趋势,也反映出人们对雪糕高端、健康化等消费新趋势的认同。一支雪糕从制作到卖给消费者,其中要经历产品的精心谋划,包括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包装、推广等大量成本。尤其是在营销手段上,更要花费不菲,导致雪糕价格高企,这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雪糕价格畸高,必须“贵”有所值,如果一支雪糕让人既“吃不起”也“看不懂”从而敬而远之,这无疑是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输”。尤其是,目前雪糕市场鱼龙混杂,不仅有合格乃至上乘的高价雪糕,甚至还有“滥竽充数”的。因此,必须全力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

好消息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7月1日起施行,其中之一是: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即,以“明码标价”让雪糕不再成“刺客”。当然,这仅是规范雪糕价格畸高的第一步。只要不是搞价格欺诈,就可以把雪糕价格交给市场,让消费者“用脚投票”。(作者: 刘天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