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当刘先美再次提交援藏延期申请时,她的家人极力反对。“以前援藏是一年一期,2018年之后是三年一期,家人还是心疼我。”她劝说家人,“西藏的孩子们需要我,我也舍不得他们,我在西藏很快乐。”就这样,援藏五年的刘先美成为目前服务年限最长的援藏教师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到西藏,刘先美发现其所在的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教师基本没有教研活动,教学方法生硬且传统,教材简单但学生学习非常吃力。她在承担高中两个班的汉语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兼任语文教研组组长、教研室副主任,参与制订并完善了教研活动制度、备课活动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公开课示范课制度、听评课制度、“青蓝工程”方案、校本研修方案等共12项制度和方案,引领受援学校教研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地开展起来。
在完善教研制度的同时,刘先美还收了“徒弟”。
“有次带着徒弟格桑磨课磨到晚上12点,然后我又找几位援藏教师一起听、提建议,第二天又从头到尾梳理,梳理出一套又一套新方案”。刘先美告诉记者,看到徒弟们获得一个又一个教学比赛奖项,很欣慰,希望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送教下乡也是援藏教师“传帮带”的一个重要举措,每到一个县送教,途中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每次送教下乡,很多当地教师都会过来听刘先美讲课,下课后还围着她问各种问题,然后互加微信,随时沟通教学上的难题。“有时候我高原反应厉害,黄疸都吐出来了,但是一上讲台立马精神起来。”刘先美说。
刘先美是当地教师争先请教的教师,也是学生们口中的“阿妈”。
“跟扎西(化名)说想给他买件羽绒服时,他是不同意的,结果买来让他穿上试试的时候,他站在那儿哭了”。刘先美告诉记者,学生基本是寄宿在学校,寒暑假才会回家。每个周末,她都会多做几个菜,给学生们增加点营养;假期时再给他们每人几百元钱,让他们给父母也买点生活用品。扎西说:“我不努力学习,对不起我的‘刘妈妈’。”2021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被西藏大学录取。2021年临近寒假,学生的家人冒着风雪,赶了近千里路来学校看望刘先美,泪流满面地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放。
山南市特殊学校也是刘先美常去的地方。给这里的学生们买新书包、买新内衣,帮他们洗头、洗澡。“每次我的身上沾满了孩子们的头发茬、扎得浑身又疼又痒,手被冷水泡出了冻疮;但看到这些残障孩子咧开嘴对我笑,我心里暖暖的。虽然他们不善言辞,有的孩子甚至不会说话,但每次看到我都把我紧紧抱着,不让我走。这种被需要的幸福让我在雪域高原感到无限温暖。”刘先美回忆道。
每年寒暑假是援藏教师难得的回内地休整的时间,也是刘先美传播“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玉麦精神”的时间。
刘先美每次回安徽省淮北市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当地区、市教育局汇报自己的援藏支教工作,并主动请求承担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和党员教师宣讲任务,把援藏感悟和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给内地教师。如今已有多位教师和学生向她打听援藏的事宜,希望和她一样成为皖藏一家亲的桥梁。
回忆起这五年的改变,刘先美笑着说:“以前是白白嫩嫩、跑跑跳跳的小姑娘,如今回来一个月了还气喘吁吁,像个黑黝黝的老太太。”但她很坚定地告诉记者,这五年很值,因为援藏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这是终生难忘的五年。
毕业典礼上,刘先美(中)与校长助理次旦多吉(左)、学生贵吉合影留念
校长点评
淮北市第七中学校长 李明
作为淮北七中的一名党员教师,刘先美时刻铭记入党誓言,无条件服从组织召唤,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加入安徽省“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自2017年8月援藏支教以来,她两次主动延长援藏时间,在雪域高原一干就是五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五年来,刘老师扎实工作,不辱使命,为受援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出了应有贡献,是藏族学生敬爱的“刘妈妈”,是本地青年教师的好导师,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使者,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淮北市教育工作者的榜样。
□本报记者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