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推动图书价格立法,有效制止网上网下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出版行业期盼已久的“公平交易规则”有望出台,此举将有助于中国出版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当下,图书线上线下的“价格战”打得正欢,普通读者的直观感受是网上的书越卖越便宜。去年9月,某图书界网红主播宣称开启亿元专场直播,准备了50万册破价到10元以下的书以及10万册1元的书。“1元钱抢书”之类图书贱卖的营销噱头,看似让读者得利,但最终却会损害读者利益。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我国图书一般实施“寄销制”,即由出版商将图书交给渠道商寄售,售出之后再进行结算。目前,新兴的电商巨头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渠道优势,对图书疯狂打折销售,其实是慷他人之慨,让出版商“出血”,不断压低出版方的赢利空间,收获的却是自己的流量。图书也是我国市场条件下鲜有的几种由生产方制订售价(码洋)的商品,本来就是为维护文化行业必要的利润空间。而烽烟不断的“价格战”,实际上是在对图书行业“杀鸡取卵”。知识被不正常地“贱卖”,并不会带来文化繁荣,相反只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粗制滥造的山寨货充斥文化市场就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
在良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既要市场有效,也要政府有为。在图书领域,而对“市场失灵”的状况,政府有必要出手。这一次国家新闻出版署推动图书价格立法,对“野蛮生长”的线上图书销售作出规范,制订公平的交易规则,定分止争,叫停恶意竞争,培育优质文化产品所需要的市场空间,意义重大。遏制图书贱卖乱象,的确需要有此“将令”。(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