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增长0.4%,这是在4、5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下滑的背景下取得的,非常不容易,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7月15日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月份以来,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有效实施,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向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积极变化明显增多。
从消费看,上半年市场销售有所改善,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8.2%。全国网上零售额63007亿元,增长3.1%。
积极变化明显增多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多方面因素导致消费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上半年,受疫情多发散发冲击影响,国内市场销售出现下滑,特别是服务消费回落比较明显。但5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显效,国内消费稳步回升。5月份社零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收窄4.4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1%。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市场销售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付凌晖说道,一是基本生活消费较快增长。上半年粮油食品类、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9%和8.2%,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得到保障。二是网上零售稳定增长。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5.9%。三是服务消费下降。受疫情冲击影响,服务消费下降明显。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下降7.7%,居民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也有所减少。
“从6月份情况看,国内市场销售出现了积极变化。”付凌晖进一步表示,一是多数商品零售增速回升。6月份18类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近九成商品零售额类值增速比5月回升,其中穿类和用类商品类值增速回升明显,化妆品类和通信器材类分别增长了8.1%和6.6%。
二是大宗商品消费带动明显。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等促进重点领域消费政策出台落地,促进了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改善。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9%和3.2%,比5月明显回升,拉动当月社零增速超过1.5个百分点。
三是餐饮等服务消费明显改善。居民外出消费逐步增多带动服务消费好转,6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降幅比5月收窄17.1个百分点。端午假期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恢复程度明显好于“五一”假期。
四是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消费出现较快回升。6月份,上海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1%,但降幅比5月收窄42个百分点;吉林增长5.5%,5月为下降1.5%。
“从结构上看,汽车消费无疑是推动社零总额超预期增长的重要力量。”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显示,6月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1%,而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充分佐证了车市的强势复苏。
付一夫还谈到,近期国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汽车消费,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盘活二手车市场、鼓励汽车下乡等,激发居民的购车意愿,再加上疫情形势好转,很多人前期被压抑的购车需求具备了实现的条件,从而助力了车市以及整个消费市场的强力反弹。
有望保持持续恢复
付凌晖表示,目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在上升,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在此背景下,付凌晖分析,从消费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渐次复苏,加上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有望继续恢复。“总的来看,5月份以来国内消费经受住疫情冲击,呈回升势头,积极变化明显增多。尽管消费恢复还面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场景受限等制约因素,但中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趋势不会改变,加之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稳就业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有望持续恢复。”
“放眼当下,疫情已得到显著缓解,‘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付一夫表示,按照历史经验,一旦疫情因素的扰动得到缓解,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力释放。从居民消费结构上看,交通、文娱、餐饮等领域最容易受疫情影响,反弹的力度往往更大。
与此同时,付一夫说道,考虑到疫情防控方案以及行程码的优化,人们的出行和消费意愿将有望得到提振,再加上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未来消费市场的增长基础将会更加坚实。“只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预计下半年消费市场有很大概率继续迎来更加强劲的复苏。”(记者 魏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