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能否迈上新台阶,将是川渝两省市的“重头戏”。
前不久,重庆市领导分组带队调研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主战场的渝西是重点区域之一;《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发布,涉及160个标志性重大项目、总投资2万亿元,其中按建设地址统计,处在川南渝西的项目就达到30个,如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等。
更加受到各界高度关注的是,今年的重庆市、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自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时均提到:要争取国家批复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
川南渝西涉及四川的自贡、泸州、内江、宜宾4个经济大市,重庆的江津、永川、荣昌、綦江、大足、铜梁6个经济大区,总面积达4.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20万,经济体量超过1.4万亿元。
实际上,该试验区在去年底已列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一旦国家批复了建设方案,则意味着由设计蓝图转化为“施工图”。
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怎样建?两江观察邀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兵教授站在专家视角进行解读。
分层来看这张“翼”
分层来看,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目标是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从双城经济圈内的角度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双核引领、两翼协同”,周兵认为,双核(重庆、成都)、两翼(川南渝西、渝东北川东北)可谓4“部”动力最为强劲的区域发展引擎。
具体到“两翼”,纳入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10个市区,分别为两省市经济较为发达、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雄厚的市区,综合实力仅次于“双核”,一旦携起手来融合发展,前景将极为广阔。
进一步细化,以2021年的GDP为例,宜宾3148亿元、泸州2406亿元、内江1605亿元、自贡为1601亿元,4个市总计超过8760亿元,占四川全省GDP的16.3%;江津为1258亿元、永川1144亿元、荣昌813.5亿元、大足800.3亿元、綦江742.3亿元、铜梁704.5亿元,6个区总计约5462.6亿元,占重庆全市GDP的19.6%。
周兵认为,从以上几个层面看到,国家布局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意图明确、谋划深远,除了充分发挥“双核”的引领作用外,川南渝西本身要进一步融合发展,同时要把周边市县带动起来,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最有力的“翼”。
产业是最大优势
那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基础怎样呢?周兵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分析:
当前,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重庆、成都这两个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的发展持续增强,但周边市县中小城市的发展较为乏力。也就是说,“双核引领、双圈互动、两翼协同”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中部崛起”仍然是提升双城经济圈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布局,就是破解上述问题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非常有针对性。
自古以来,川南渝西不仅地缘相邻、山水相连,而且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人文相亲、产业相通。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渝东北川东北的任务是一体化发展,川南渝西的任务是融合发展。毋庸讳言,后者的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是超过前者的。
川南渝西最突出的是产业基础扎实,甚至在整个川渝范围内,除了“双核”,就数这片区域的产业优势最突出,一二三产业都有较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承接产业转移经验,可以联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共建产业链供应链。
先看极关键的制造业。川南渝西是成渝地区近代工业的兴起地之一,也是当前重要的现代工业走廊,制造业发展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为下一步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随着长城、雅迪等龙头企业落户,汽摩产业“雁阵式”梯队在永川雏形初显; 而得益于凯翼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英伦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企业入驻,宜宾也提出要打造“动力电池之都”。两区市在科技研发、市场拓展、品牌培育等方面完全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汽摩产业的竞争力。
再如消费品工业。川渝的白酒产业闻名遐迩,在全国都具有持续影响力和很高的“江湖地位”。当前,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等在不断提档升级、强链延链;而以江津江小白为代表的“渝酒”发展势头迅猛。下一步,川渝要在品牌、文化、资本、技术、消费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该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又如现代农业。川南渝西10个市区位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核心地带。以内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例,荣昌、内江的现代农业基础扎实、创新资源集聚,“荣昌猪”“内江猪”都是我国著名优良地方猪种,建有全国最大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未来,两区市可依托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内江市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以及养猪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推动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概言之,川南渝西幅员面积较广、经济体量较大、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巨大,完全可以依托其资源禀赋、人员往来、产业联系等优势,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协同、重点领域协作、市场主体联动机制,共建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从而推动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式发展。
三方面建议值得看
事实上,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难度还是不小的。周兵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比如这个试验区到底试验什么、共建什么、怎样建设等,都应该建立起带共识性的标准。
与此同时,这个试验区的涉及范围广、参与主体多、融合发展任务重,因此他建议,两省市要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可行路径,尤其需要突出政策、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高效融合。上述这个方案就是试验区建设的“施工图”“任务书”,能够统一思想、协调行动。
对此,周兵提出了三方面的具体行动建议:
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的通达度便捷度。细化来说,要加快推动自宜高铁、渝昆高铁以及南溪至内江、宜宾经泸州至江津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衔接周边机场、港口、铁路枢纽。同时,还要会同泸州、江津等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平台。
构建“一区N组团多园”的产业空间和区域联动空间,协同提升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功能。川南渝西可着力打造国家级新区,积极与本地关联度高的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合作,主动开展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促进企业间充分交流对接,为企业间加强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发挥金融支撑作用,可争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以市场化方式运行的发展基金,引导银行、基金、风投等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支持,强化金融对试验区产业投资的承载、牵引和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一批先导型、关联性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记者 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