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达7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达到4000万人次以上,其中能够达到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达到800万人次以上;新增公共实训基地200个。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必将铺展“技能中国”宏图。
促进供需矛盾缓解。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优化升级,特别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企业对工人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技术工人呈供不应求态势。当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其根源在于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其关键在于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的步伐将加快,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会提出更高要求。结构性的就业矛盾也会更加突出,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及结构性就业矛盾,需要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质为核心,贴紧社会、产业、企业、个人发展需求,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结构比较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
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当前,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要求的问题较为突出。培训不能唱“独角戏”,产训结合是技能人才培养必由之路。产训结合,就是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需要搞培训,核心是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规划》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提出高质量推动“产训结合”,促进产业链和职业技能培训链的有效衔接。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技术,企业最有发言权。企业是培训主体,要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帮助企业落实好开展培训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稳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同时,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建立职工培训机构,面向本单位的企业职工,包括产业链中关联度比较高的中小微企业的职工开展培训。院校要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同时要提高面向企业职工、重点就业群体的开放度。
促进人才地位提高。当前,劳动者不愿当工人,技能成才、技能就业吸引力不足等现象比较突出。为不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规划》就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出明确要求。《规划》强调推行“新八级”,完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打破“隐形门”,畅通技能人才职业转换、职业横向发展的通道;健全“指挥棒”,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落实涨薪,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强表彰,激发技能人才的自豪感。就业创业有平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提高技能人才地位,有利于提升技能人才职业认同感,使更多年轻人爱技能、学技能。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政府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导向,持续增加职业技能培训投入,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