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关民生健康福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新药、新设备的研发和转化应用上限制较多;技术转化下行渠道仍不够通畅,公立三甲医院积极性不高,民营医疗机构普遍规模偏小;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普及更广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更好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新药、新医疗设备、新技术、新服务、新研发五个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全国工商联在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推动实现医疗健康产业持续发展的提案》中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医疗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力度。围绕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罕见病重大用药以及高端医疗设备等,支持鼓励公立医院、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医疗资源组建研究集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医药结合、医工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研究与转化相配套的科技创新模式,形成“医学中尚未解决的实际临床需求—基础实验验证研究—临床实际应用中迭代优化”的医疗产业新范式。打造国际医疗新药、新设备合作开放新机制,积极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药、新设备创制研讨会、论坛和成果交易会,借鉴先进技术经验,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新药、新设备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加强医疗新技术转化体系建设。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白名单”,对于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紧缺技术,在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适宜性及伦理问题等进行评估后,加快推进临床应用,抓住最佳转化窗口期。依托数字互联网平台,搭建医疗机构、医管机构、医疗企业、临床患者之间的新技术转化平台,一方面通过连接供需双方促进新引进、新开发技术的效益转化,另一方面建立共享数据库,及时收集、上传新技术应用产生的临床数据,及时控制风险并进行效果评估。

三是加快推广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医疗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在互联网医疗服务方面实现全球领跑。同时大力发展平台型互联网医院,鼓励有经验、资质好、运营成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申请牌照,带动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适当政策引导,以线上家庭医生为切入点,逐步使互联网成为健康医疗服务的入口和主要的健康管理途径,实现基于“在线初诊+市场化医疗资源调配+诊后连续管理”的线上分诊模式,大幅提升线上分诊的时效性、经济性和系统性。

四是为创新研发提供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保障。依托各大医学高等院校,在相关优势专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做好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战略储备,并在户籍、子女教育方面给予部分优惠政策。同时,在融资渠道方面,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向医学科研领域倾斜,鼓励国内外投融资机构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用于新药、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和医疗责任赔付。(记者朱永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