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加大稳增长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效率不断提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1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2.8%。
投资要注重有效性
在取得投资“开门稳”成绩的背后,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各省、区、市均有功劳——
据报道,在安徽,总投资超148亿元的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镁金型材料生产基地和产业创新研发基地;在湖北,郑万高铁湖北段襄阳东至巴东北最近开始联调联试,全线通车后,湖北将结束神农架、巴东等地无高铁的历史,武汉到神农架最快仅需2小时;在宁夏银川市闽宁镇,近日由国网宁夏电力银川供电公司承建的贺兰山-典农220千伏线路工程首基基础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2022年银川电网基建项目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从全国各地来看,这样大大小小的新开工项目不胜枚举。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低效投资甚至是无效投资而言,有效投资不仅能够带动总需求扩张,其自身也具有高产出效益和较好的盈利性,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在资本存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时,资本边际报酬降低,没有直接收益的投资‘性价比’很低。只有有效投资才能获得市场化的持续需求,并最终促进经济规模扩张和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此前也表示,当前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在投资快速回升的同时,要注重提高投资效率,既要有利于当前的稳增长,也要惠及长远,防止无效和低效投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进行了部署,包括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各地运筹投资大棋局
如何落实上述部署?在全国多地日前陆续公布的今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里可以窥见一二——
上海市发布的《2022年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显示,2022年上海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安全保障的港区、航道、铁路、轨交、水利、地下管线等工程。同时,积极布局以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在广东省2022年年度计划投资的9000亿元中,基础设施工程年度计划投资4993亿元,占比为55.5%。根据项目安排,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争取一批新兴领域、交叉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
“地方政府加强引导对这些兼具稳增长和调结构作用的有效投资,有助于增强投资可持续性和提高项目收益,缓解地方专项债的项目要求、严格审计与财政投资意愿之间的矛盾,最终提高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和效率。”陶金还表示,有效投资与“两新一重”中的新基建方向一致,而“两新一重”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则更加宏大,其是可持续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和覆盖范围的扩大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形成新的居住和消费需求,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也通过直接的投资规模和改善交通和土地条件来放大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
付凌晖表示,下一阶段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撬动社会投资,鼓励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结构,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记者 魏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