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一架无人机载着莲塘区域的核酸检测标本,稳稳降落到位于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以往地面运输需要1个多小时,这次无人机上阵只用了13分钟就到达。“抗疫就是和病毒赛跑,我们如果能在核酸采样以及运输过程节省时间,就能为抗疫争得主动权。”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孙喜琢说。
不仅是无人机,深圳企业研发的机器人、AI“大脑”平台等一批“神器”挺身而出,在这次抗击“0107”新冠疫情的前线发挥出关键作用。自2020年疫情出现,深圳企业以创新和担当不懈探索,为全国筑牢战疫防线贡献了一个个范例,彰显了深圳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上的实力。
空中地面构筑立体防线
深圳“0107”疫情出现以来,罗湖区有序组织居民进行免费核酸检测。位于莲塘的罗湖中医院距离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的地面距离约13.5公里,在疫情管控期间,地面运送路途需要1个多小时。无人机运输的空中距离约10.3公里,约13分钟就到达目的地。据介绍,运送标本的无人机为顺丰方舟40无人机,载重10公斤,最大承载量达800管标本。无人机内有特殊保温箱和内部冷链措施,确保标本运输箱内保持恒温2℃~8℃,保障标本的品质安全。更重要的是,无人机24小时全天候“随叫随到”,如有需要,夜间也可运送。
在南山智园,优必选紫外线消毒机器人ADIBOT净巡士“上岗”已经一周多。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除了医护人员。南山智园有14栋办公楼宇,引入了114家高新科技企业,每天进出园区的常驻员工有约15000人。在ADIBOT净巡士的帮助下,每天消杀2次,单次消杀时间约30分钟,就能完成950平方米南山智园党群服务中心内部环境的消杀工作。
捷顺科技天启“AI大脑”也发挥起了防疫布控的作用。以特殊车辆入场预警配置为例,在部署了该平台的区域,管理员只需在天启平台后端自定义设置特殊区域车辆信息,只要有疫区车牌车辆进出,相关信息就会实时发送到管理员手机上。
多次上阵产品不断升级
事实上,这些产品和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助力深圳战疫。
据了解,在去年深圳疫情期间,罗湖区医院、罗湖中医院就已开始用无人机运送标本,后来无人机逐步充当了运输主力。“各种先进手段,为罗湖区抗疫带来了很大方便,不仅节省了时间,效率也提升了。这个先进手段为未来医学领域的应用、防疫的应用都探索了一个很好的经验。”孙喜琢说,未来无人机不仅能够运送标本,一些耗材、小物件等都能通过无人机运送。
除了车辆通行管理,捷顺科技还推出了以“人脸口罩识别+AI测温+平台管理”为核心的无接触智慧防疫解决方案,实现了口罩通行、无触测温、线上登记、信息追溯、实时监控、智能提醒等人员、车辆通行安全管控。目前,捷顺已经在全国数千个项目中成功应用。
而优必选ADIBOT净巡士去年已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发热门诊配套的CT室进行消毒工作。此前在深圳集中隔离观察点也使用了这款机器人,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抗疫前线,定时定点自主完成消杀任务。除了国内,净巡士还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的人流密集场所和高危场所应用,保护着世界各地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除了净巡士,优必选科技警用巡视机器人“建国”和5G机器人义警“黄田田”也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硬核抗疫彰显产业实力
无人机、机器人、AI“大脑”在战疫上的应用,展示了深圳高科技产业在大数据、AI、智能制造上的综合实力,这与深圳一直以来重视创新,加大产业扶持力量密不可分。
以无人机为例,除了罗医集团用无人机运送核酸样本,去年美团无人机也在疫情期间,为封闭管理小区建立起物资运送的“空中通道”,为战疫后勤保障贡献力量。这些应用落地,与深圳对无人机产品的扶持密不可分。深圳是中国无人机之都,早在2013年就制定了《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将无人机作为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依靠独有的政策和产业优势,深圳市已围绕无人机产业,逐步拥有了包括产、学、研、用的完整产业链资源,同时建立起全国最好的低空空域条件,无人机适飞空域面积占比达到65%。除了战疫,无人机已经落地深圳商圈,助力外卖配送。
深圳拥有强大的机器人产业链。2020年疫情出现后,深圳企业在原有产品基础上二次开发,迅速输出了防疫所需的机器人产品,优必选、朗驰欣创的测温机器人,中智科创、斯坦德的消杀机器人,普渡科技、优地科技的配送机器人等,还有能识别没戴口罩的勇艺达机器人,都已经铺开应用。
正如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日前所说,“我们始终坚持以AI机器人创新科技服务于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和满足社会重大需求。面对疫情,每一个深圳人、深圳企业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这座城市,作为硬核科技企业,我们希望在疫情防控中贡献科技力量。”(记者 陈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