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4300多万户小微企业,以及超过1亿的个体工商户,它们构成了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的小微企业在业务属性上也具有资金需求急、周转快、行业差异性大等特点,融资普遍存在难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大多数小微企业数字化程度不足,存在与产业互联互通程度低、经营资产难以识别与度量以及信用体系缺失等问题,导致银行机构难以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多维数据生态,无法通过数字风控等金融科技手段开展小微金融服务,致使相关金融服务效率低下,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局限性。”IDC金融行业研究分析师高飞表示。
对于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近年来业界呼声颇高。对此,政策已提出明确方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特别指出,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雷达作用”,捕捉小微企业更深层次的融资需求,综合利用各类数据评估小微企业现状,提供与企业经营场景相适配的定制化数字信贷产品,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探索人机互动锻炼“火眼金睛”
“其实,数字信贷在国内发展已超过10年,解决了许多小微经营者贷款‘有没有’的问题,但是还未解决‘够不够’的问题。调研显示,51%的小微商家期待更高额度。”网商银行首席风险官孙晓冬认为,“之所以不够,是因为金融机构对小微商家的画像刻画得还不完整。虽然识别出了小微企业征信、工商、税务、移动支付流水、网络经营行为等数据,但依然还有很多个性化资产没有被数字化,导致其无法被识别。”
高飞则表示,通过调研可以看到,搭建平台实现业务线上化、通过科技创新提供全场景服务并打造小微企业个性化解决方案,与场景深度融合满足多元需求、共享数据与洞察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是小微金融数字化业务开展所需的主要要素。但面向未来,智能和数据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效率是未来5年小微金融科技的“新基建”。
在业内通用的数据风控模式面临数据可得性瓶颈的背景下,网商银行7月18日对外发布了“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在行业内首次将人机互动技术应用于信贷审批。当小微企业主想提升自身贷款额度时,可以把手里的合同、发票,甚至是店面照片、货架照片等资产拍照上传,“百灵系统”会通过识别上述材料,从中分析对方的经营实力,判断一个更为合适的贷款额度。这一以智能驱动的交互式自证模式也填补了市场空白。
拍几张照片,就能证明自身经营状况?这背后需要AI信贷审批员有一双“火眼金睛”。
每个小微企业主手里都有一些可以证明自身经营实力和稳定性的材料,比如合同、发票、流水、店面、存货等,但是这些材料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要识别出来难度很大。而凭借视觉技术和认知智能,“百灵系统”目前支持包含合同、发票、营业执照在内的26种凭证,以及包含工程车辆、店面门头、货架商品等超过400种细粒度物体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且通过多尺度摩尔纹算法等验真技术,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可被风控系统采信,让这些材料成为提额的有效资产证明。
据了解,该系统试运行半年以来,已有超过200万用户借此提升了信贷额度,其中提额自证任务可帮助用户平均提升3万元,不少用户甚至能获得超过10万元的信贷额度提升。
让数字信贷也有“人情味”
数字信贷效率很高,但有时也缺乏互动性,很难像银行网点的信贷经理那样与用户交流,听取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更细致的情况。如何让数字信贷也有“人情味”,具备双向互动性,是一个挑战。
交互智能实现了对用户的个性化信贷服务能力。“提额小助手”“百灵系统”能够基于自然语义分析实现非剧本式的实时决策型对话。与传统客服机器人的固定套路相比,这种对话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留存和回应率,使得对话能顺利进行,引导用户提供有效的行业、流水、进货关系等信息,实时推荐合适的提额方式,并对客户上传的凭证和照片进行校验--就像有一个7×24小时的驻场信贷员一样。
这种互动方式的另一大价值,是让用户掌握对自身信息的“主动权”。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以及《征信业管理办法》陆续出台,各界都更加注重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在“百灵系统”中,用户基于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地提交自身的个性化材料,整个过程可感知、可选择、可管理。
“过去,数字信贷都在探索‘他证’模式,用户授权之后,金融机构从其他机构处获得用户信息;未来,数字信贷会是‘他证’和‘自证’相结合的方式,用户自己提供信息,让金融机构对自身的了解更加充分。”网商银行首席技术官高嵩说。
“‘百灵系统’所代表的以智能驱动的交互式自证模式,或许为行业提供了新的解题方向。在对照测试中,其与人工的审核一致性达到80%,但审批效率远优于人工。”高嵩表示,虽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这项技术前景广阔,期待其能像信贷领域的AlphaGo一样,让小微信贷也变得可交流、可互动,有人情味。“通过解决个性化问题,将小微商家的画像刻画得更为完整,‘百灵系统’也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在千万级的规模上为小微企业提供专家级数字信贷服务的可能性。”(记者 李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