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杭州小河路店因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另外,6月7日,日本便利店品牌7-11因售卖过期食品,涉事门店被立案调查也登上了热搜;5月份,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一点点等品牌都因原料过期被罚……这些品牌因是知名品牌,且在年轻群体中影响较大,它们的“翻车”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过期食品主要是指超过食品包装上印制有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这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一般发生在生产出售、批发和零售的流通环节,从发生面的广度和涉及的主体数量上来说,主要发生在零售环节。

笔者在与一些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交流中了解到,对于优质的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集中在品质、服务、环境等,而食品安全底线则是他们要坚守的第一位。可现实却是,部分企业没有做到,反而失守了。这无论是对于涉事企业来说,还是同行业其他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警示。

笔者认为,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食品生产者过分关注经营收益、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具体来说,部分餐饮企业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可能并没有完整的食品安全制度,即便有,也可能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漏洞百出;部分餐饮企业经营者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为了降低成本,故意使用过期食材,或随意更改食品日期标签;部分餐饮企业经营者不注重员工食品安全培训,员工的食品安全观念淡薄,未能使相关食品安全规定落到实处。

其次,监管还有待加强。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表示,信息经济学将商品分成三类:搜寻品、体验品和信任品。食品属于信任品,是存在信息不对称最严重的领域之一。笔者非常赞同,此类商品的食材质量、保质期等信息缺乏透明度,且食品违法有时效性,监管有一定难度。

最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不够关注,即使发现食品保质期、食材品质等问题,由于消费金额小、维权过程繁琐等原因,大多没有进行维权。

笔者还注意到,部分餐饮企业一边接受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一边又在保持扩张。还是以星巴克为例,截至第二季度末,美国和中国的门店占公司全球门店的61%,其中美国有15544家,中国5654家。星巴克财务报表数据显示,美国市场第二季度收入为5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在中国市场收入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虽然同比是下降的,但业内人士称,星巴克在中国的扩店步伐仍在继续。

可以说,这类餐饮企业的决策是在现有的监管压力和经济环境中保持突围的态势。这些企业决策者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若换成小微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扩张,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大品牌企业底气较足,就想将自身发展与大品牌“身份”相符合,在严峻的形势中保持锐气。但是,越是这样规模的企业,越不可“后院起火”。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再小的问题,一旦关系全国14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都是“零容忍”。

为进一步解决各类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未来需要多部门联动发力。笔者认为,站在餐饮企业的角度,餐饮企业应增强责任和安全意识,加强自身的运营管理,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能以过分追求利益而触及法律的底线。尤其在业务方面,对于那些临期食品,可以考虑通过折价等市场手段及时消化,避免过期的问题食品流向市场。

站在监管部门的角度,需要加强监管的强度,增加例行监测和抽查的频次。尤其是需要加大食品安全追溯技术投入,鼓励餐饮企业在射频识别、物联网、产品电子代码及物流追踪定位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实现食品产出到流转的整个供应链条全流程监管,并与监管部门实时联网。同时,要避免分段、多头监管职责不清的现象。我国的食品供应链较长,安全监管涉及农业、市场监管、卫生3个部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餐饮企业服务行为,但由于将有机连续的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人为割裂,出现了有的环节多个部门监管,有的环节无人管的现象。因此要求各部门之间要加强相互协作,避免出现监管盲区等等。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不可包庇、纵容企业的违法行为。当消费者发现已经购买到过期食品时,要保留好监控、手机视频、发票、支付痕迹等证据,在购买价款之外可以寻求价款10倍赔偿,最低1000元,若维权失败则可以请求消协和行政调解。(朱盼盼 吉永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