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慧运维、工艺改造和新能源应用等方面实现“零碳”追求。

3月21日,美的首个零碳数字工业园区落地重庆,在对旧工厂进行技术翻新的基础上,也同步绿色升级改造。


【资料图】

“我们在办公楼宇、厂区屋顶开发分布式光伏以及储能一体化项目,二期建成后,光伏发电将达到每年620万度,绿电占比达到55%,更重要的是,这项措施每年减少碳排放5323吨。”美的楼宇科技水机产品公司工艺负责人王晓峰向记者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70%以上来自工业生产或生成性排放。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临近,作为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制造业,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低碳减排转型。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看来,碳足迹存在于原材料采购、处理、产品制造、交付运输、使用,一直到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因此,制造业只有实现全流程、全场的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操作、精细化管理,才能减少碳排放。

当下,对于亟待绿色升级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数智化减排已成为共识。

数智化改造助力低碳转型

2021年10月,美的集团(000333)在第26届科技月上首次发布集团的绿色战略,提出要“从设计端到采购、制造、运输、绿色回收到绿色服务建设全流程绿色产业链”。而获得PAS2060碳中和达成核证证书的重庆水机工厂,是美的为践行绿色战略打造的、可对外输出改造方案的零碳标杆工厂。

3月21日,记者在重庆美的楼宇科技大楼前看到,一块块黑色的光伏板镶嵌在办公楼外墙上,源源不断地把太阳光转化为工业园区的绿色电力,所有能耗数据通过终端被传输到云端,在IOC系统前一目了然。

王晓峰表示,该工厂通过改进用电工艺、应用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以及进行数字化运营管理等方式进行低碳化生产。据其介绍,重庆工业园区采用数字化运营管理后,让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了10%,工业空调机组的更新将节能效率提升了50%以上。“使用变频空压机,每年为工厂节了12万度电。”王晓峰说。

记者注意到,较早前,格力电器(000651)也进行“零碳”产业园的部署。格力提供的信息显示,其在长沙基地铺设的9800平方米的光伏设备,已减排二氧化碳2650.7吨,节省电费210.42万元。在珠海新元基地应用的完整局域能源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年发电量176.2万度,年可减少碳排放1443.08吨。

此外,诸如格仕兰的“灯塔工厂”、华帝智能工厂的自动冲压生产线、宁德时代(300750)建成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等,都采用了“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的路径,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看来,数智化改造可以降低碳排放,“比如改变生产技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从劳动和资本的密集型变成了数据和技术的密集型,淘汰一些传统落后的产能,使得那些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退出市场,也可以提高整个能源的使用效率。”

“零碳”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尽管大型制造企业积极投入零碳工厂的建设,但美的楼宇科技数字化业务架构中心负责人王作中也坦言:“现阶段实现的‘零碳’,是针对2021年的碳排放而言,通过‘碳排放’和‘碳节约’实现平衡,从而实现‘碳中和’。”零碳工厂的建设仍处前期阶段,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同样存在减排的巨大需求,同时也面临技术专业度高、投入成本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对于广大的中小供应商企业来说,单纯的碳中和项目并没有很大的驱动力。一位从事智能节能解决方案的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碳中和项目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不能在节能降本增效的某个环节给他们提供助力或提升,中小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其实并不高。“他们更需要在节能降耗、降本提质方面的收益,所以对于单纯的碳中和项目的推广和落地来说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不仅如此,随着企业逐步落实“双碳”目标,企业也开始感受到减排降碳方面人才的紧缺。据猎聘网发布的《2022年度就业趋势数据报告》显示,在各大行业新发职位中,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环保、医疗健康占比上升幅度最高,分别比上一年上升2.36%、2.18%和2.00%。技术人才的紧缺和普通工人的饱和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以美的为例,据王晓峰透露,工厂会通过自动化改造去取代一些普通工种,“对于可以用智能系统代替的工人,我们就培养他成为运维系统的技能工。”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也提醒:“不能为了降碳而去工业化。”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31.5%下降到2020年的26.2%。桂卫华认为,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是我国工业实现减排的趋势。但同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还在进程中,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却在下降,应警惕陷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挂的危机中。他强调:“要在保持制造业稳定的基础上减少碳排放”。

“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年均碳排放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工业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到总数的60%-70%,国家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在王作中看来,实现“双碳”目标仍面临着能源需求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仍处于工业优化期和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等挑战。但他相信,在不断低碳转型的探索尝试下,“制造业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