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扫墓祭祖、寒食禁火、清明踏青等等,不同的形式寄托了我们的哀思,于国,是对革命先烈、对为了国家而舍弃性命的英雄的敬重与感恩;于私,是对故去的亲人的怀念与追思;逝者不再,而今人永怀,长明灯不灭,指引逝者归途。
慎终追远,重要的是心意而非形式,舍本逐末不可取也。铭记是逝者存于世间的印记,只要今人记得,那么对于逝者来说就不是真正的离去。“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因为先烈们的付出被铭记,那么何处不是安处。在清明节看一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一看重庆渣滓洞,何尝不是对先辈的怀念;在逝者的墓前放一束花,何尝不是一种问候;抑或在逝者墓前倒一杯酒,诉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又何尝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交流。“不思量,自难忘”,难忘的永远是那一份哀思而非表面的形式。而对先辈怀念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对于身边人的重视陪伴,拒绝“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
文明祭扫,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我最开始的印象中,清明节的到来伴随着道路两旁纷飞的纸币灰烬,那时的清明节总是沾染着“浑浊”的味道,清明不是“清明”;后来,设立了焚烧点,比之以往有了改善,但依旧让人觉得,天灰蒙蒙的,灰烬还是会随着空气落入呼吸中;如今,清明节烧纸变少了,侧重点放在了“追思”而非“焚烧”上,属于清明的“清明”慢慢来到。先烈的牺牲为的是今人的幸福安稳,亲人先祖的逝去心中仍牵挂着活着的人的幸福,文明祭扫,还土地、还空气一片清明,所带来的环境的改善,青山绿水的长流,对今人就是一种财富,亦是一种幸福,那么对逝者来说,便是一种回应,他们的牺牲更有意义,他们的离去会少一些遗憾。夜来幽梦忽还乡,不管是今人还是逝者的幽梦还乡,所期盼的都应是故土依旧,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与后世留有清明,我们的文明祭扫对后世也大有裨益,天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清,那么我们的后代就不会像我一样初印象停留在“灰烬”,而是独属于人间四月的美好。文化传承,后代对于祭扫形式,也会更加注重内涵,寄托哀思却不会伤害到环境,不断创新发展,让清明更加“清明”。春夏之交的风应是带着怀念的味道,而不是灰烬的气味。
(作者: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胜利村 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