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觉得低人一等的阿姨保姆,如今已是家政业的“香饽饽”。深圳自2019年开始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以来,全面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传统家政服务业正焕发着新的活力。而深圳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家政企业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着力打造“南粤家政”金字招牌。

学好家政,日子越过越红火

“学一门手艺,养活自己养好孩子。”广东陆丰的卢竟婵曾是在深圳东门做外贸衣服批发的打工一族,2020年因疫情影响停业,她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一个偶然机会,她听说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开办了“南粤家政”育婴师培训班,这让她看到了希望。

“照顾婴幼儿有很多学问,不同月龄的辅食、二便观察、感统训练……我用学到的知识服务别人,雇主满意,我也很踏实。”一技在手,卢竟婵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让自己有能力承担家中的重担。现在她已经成为金牌家政服务管家,收入也从一开始一个月6500元涨到16800元。

卢竟婵过上宽裕的日子,得益于深圳积极落实我省实施的“南粤家政”工程。一头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一头是城市居民“一老一小”照护难。深圳自2019年开始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以来,连接起就业和居民需求的“两头”,切实以工作“小切口”促进服务“大变化”,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深圳持续强化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全市共9家职业(技工)院校开设家政类专业,校企共育培养全日制家政服务类技能人才。在全省创新开展家政“回炉”培训,引入菲律宾家政服务培训课程、服务规范和评价标准。据统计,“南粤家政”迄今已培训14万人次,大大提升了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提质扩容,家政业越来越被认可

“抱小孩看着很简单,但其实有很多讲究的……”“给宝宝按摩的时候,双手拇指从眉头推到眉尾,再轻揉下宝宝的太阳穴……”从2016年开始涉足家政行业,从钟点工到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家政培训师等,再到获得第一届全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优胜奖,孟祥芝只用了5年的时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两年,孟祥芝逐渐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家政培训上。虽然家政服务工作在外人眼里很渺小,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份很有爱的工作。它让很多女性有了谋生的技艺,站在讲台上,那份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她希望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教给更多的姐妹们,帮助她们“脱贫致富”。

深圳“南粤家政”工程全面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也通过大规模就业培训、标准建设、安全认证等使家政服务业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为提高。近年来深圳通过家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自主研发了深圳市“家政通”信用平台,为深圳市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建立诚信档案,鼓励家政企业录入企业及其家政服务员信用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信用证书二维码查询从业人员犯罪记录、健康体检、技能培训等信息,逐步解决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目前已有超过20万家政服务员纳入信用平台。

在深圳,家政服务正在成为一项更受尊重、更被认可的职业。深圳定期发布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业工资指导价位,将员工制家政企业的家政服务岗位列入我市特殊工时管理试行办法范围。落实灵活就业家政服务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完善从业人员权益保障。

科技加持,传统行业焕发新机

“空间规划整理收纳也是一门很有趣的技能行业”“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症状与应急措施,拐杖、轮椅护理工具的使用技巧”“婴幼儿常见症状该如何护理、产妇日常生活该如何护理”……为满足“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深圳目前已建成76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实现街道全覆盖,15分钟家政服务生活圈初步形成,深圳的居民在家门口就可参加“南粤家政”的各种技能培训。

据介绍,“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主要聚焦“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调解维权”四大项目,向辖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家政服务。其中,各街道通过引进家政企业驻点、联合社工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等多种方式对基层服务站进行运营管理;设立家政服务调解室,若市民遇到家政服务问题,可通过社区、行业协会、社工、法律援助等多种协调方式,为辖区内家政服务员和家政消费者提供权益保护支持;建立服务回访机制,全过程监管家政服务质量。此外,基层服务站还具有“强技能”“促就业”的作用,如聚焦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护服务四大培训项目,免费为辖区家政服务员开展“回炉”培训等。

家政业的业态也在发生改变,由传统的中介式家政逐步向现代产业发展。深圳南山区的“妈妈来了”月嫂服务企业,将互联网与家庭服务行业深度结合,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及管理方式来改善家庭服务行业。深圳市家庭服务业发展协会会长孙景涛表示,家政服务行业需要插上科技和金融的“翅膀”,以高科技支撑,提升家政服务行业水平。(记者 庄瑞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