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1-6月,全市累计实施“智改数转”项目599项,年度目标完成率59.9%。其中,智能化改造项目161项、“上云用数”项目126项、“数字画像”诊断项目286项、“数字标杆”创建项目26项。

今年以来,我市抢抓机遇、多措并举,“智改数转”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近期,我市成功入选首批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新获批9个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工业电商)项目,位列全省第二位;新增2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位列苏中苏北第一。

“智改数转”顺利推进,离不开政策扶持和服务推动。

据悉,市级层面设置了1亿元“智改数转”专项资金,目前已完成申报指南编制,重点围绕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装备研制推广等七个类别10个方向进行奖补,单个项目最高奖励达600万元。各地出台了不少于3000万元的奖补政策,其中宝应、仪征、邗江达6000万元,江都、广陵达5000万元,全市“智改数转”专项资金总规模已达4.4亿元。

为化解企业“不会转”顾虑,我市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征集遴选“智改数转”服务产品,首批次中国信通院、电子一所、北自所、阿里云等96家服务机构入选市级服务资源池,为企业提供各类数字化服务产品569项。

同时,我市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设立“智改数转专项贷”等创新金融产品,额度最高达3000万元。

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进一步抓好免费诊断服务。聚焦有项目建设和投资计划的企业,挖掘一批“真需诊”“真想转”的重点企业,从源头上确保“诊改联动”,用免费诊断拉动实实在在的项目投入。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遴选确定优质诊断服务机构,完善诊断项目监理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800家企业的诊断任务。进一步扩大银行机构合作范围,征集打造“智改数转”专项金融服务产品库,在融资额度、审批流程、融资定价等方面降低门槛,拓宽企业资金获取渠道。

“市工信局将设立‘扬州市智改数转大讲堂’,为制造业企业免费提供学习课程。”该负责人介绍,计划全年开展各类培训50场以上,两年内实现规上企业主要负责人、信息化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的培训全覆盖。(通讯员 扬工信 记者 嵇尚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