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二〇三五远景目标明确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行业各条战线都需要工匠精神。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培养技能人才工匠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力量。

政府为培养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提供保障

技能人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第一,把培养工匠精神纳入整体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各地在制定和实施“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把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纳入其中,融通经济社会发展和工匠精神培养,围绕培养机制、培养规模、学校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规划。

第二,做好统筹协调。政府要将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任务落实到各职能部门,明确具体职责,明确牵头部门,制定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探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工作落实,对照检查上级关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情况,研究解决培养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第三,严格考核评价。完善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围绕上级政策的落地、培养目标的完成、技能人才使用情况、经费落实的情况、推进措施的落实、舆论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制定出台考核评价办法,每年考核表彰一次,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推动形成系统性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大环境,营造和倡导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发挥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作用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工匠精神的实质在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责无旁贷,要把工匠精神培养纳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第一,把培养技能人才工匠精神融入学院发展规划。根据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紧密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密切关注企业技能人才需求,把培养工匠精神融入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好发展规划。创新培养模式,融通校企培养通道,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分专业、分工种确定工匠精神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制定措施,将规划落到实处。

第二,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宣传好政策文件,讲好典型的真实故事,传播好典型的精神品格,通过生动案例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加强环境育人。在楼宇、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教室、实训车间等场所进行工匠精神元素形象展示,展示大国工匠事迹、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学生的技能作品、各类竞赛获奖典型、社团成果、影像资料等,以墙报、板报等形式展现“工匠美”。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作用。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灵魂。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道德的一个专题,对接企业岗位职业道德标准,增强工匠精神培养的针对性。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钻一行,使工匠精神入心入脑,触动“匠灵魂”,形成“匠思想”。

第四,理论课堂与实训实践学徒化。创建学徒课堂。以学徒方式进行理论、实训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工作化、师生关系师徒化、课堂情境职场化,学生在职场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观摩师傅示范,进行实践,修订改进,总结方法,如此往复,直至学会,使学生在学徒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磨炼工匠精神。开展学徒实践。学生以工学交替、顶岗锻炼等模式到合作企业参加实习实践,在生产一线实际操作过程中接受历练,锤炼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第五,搭建技能大赛平台,植入工匠精神。切实加强学生在校的实训培养和锻炼,练就实训技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搭建起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和成长通道,引导学生在集训、参赛过程中锻造、体验工匠精神。

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主体作用

“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打通政策落实、校企合作的直通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锐意创新,出“精品”、创“品牌”。

企业要落实好各项政策,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提供公平合理的就业、晋升机会,摆脱“重学历”排斥性给工匠精神培养带来的无形阻碍。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与地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强调,“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工匠精神获得认可的关键是“工匠”经济地位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工匠精神培养的激励机制,让一线技能人才有满满的获得感。

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倡树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典范,礼赞劳动创造,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中,在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方面突出体现,让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厚植工匠文化。

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求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每个工艺都凝神聚力、臻于至善、追求极致,出“精品”,创“品牌”,以此推动培养工匠精神的落实。

在培养工匠精神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立志成为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学生要有自我成长意识,学会自我管理。要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工匠精神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成才报国的重要途径。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思想深处萌发工匠精神幼苗。

学生要选择喜欢的专业,端正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只有喜欢专业,才会有学习兴趣,才能有学习热情,才能积极投入、深入钻研,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做到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学生要进行职业规划,树立职业理想。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确立不同阶段的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向着目标积极努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秉持心无旁骛、严谨细致的匠心,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践行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摒弃“差不多”“大概其”的心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结在一起,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营造培养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倡导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价值。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价值观,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人才观念。要将技能人才作为一类人才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其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其劳动价值得到应有尊重。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挥宣传部门、媒体作用,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对工匠精神进行宣传引导,推动工匠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引导社会关注工匠精神的培养,唱响“好声音”,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不断树立一批工匠典型,生动展示工匠风采,使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要广泛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打通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为技能人才提供成长空间。

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久久为功。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邹桂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