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数据显示,作为春招主力,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076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今毕业生的求职选择似乎变得有所保守,央企、国企仍然很受广大毕业生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博士毕业生却另辟蹊径,选择了“进工厂”工作。一时间,“博士进工厂”成为颇受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我国博士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毕业的博士生人数为6.6万。以往,博士就业选择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而现在博士寒窗苦读二十余年后,缘何却要进工厂?

毕业生不愿进工厂,近年来很受关注。在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就业,甚至有硕士毕业生都选择去做外卖快递员。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素质下降现象愈加突出。

今春就业季,博士选择进工厂就业,选择创业或者进民企,似乎传达出一些新信息,或预示着民企招人用人的利好。

仔细观察,原来博士“下工厂”主要集中于以先进科技为代表的制造业和医疗业。今年春招以来,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出现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超过40%,突出地表现在工程专业技术岗位上。

核心岗位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因此,博士也多了选择,将方向选择为以医疗制药、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主的三大领域。随着高端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我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卡脖子”技术领域,急需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产业界对博士的需求连续三年高位增长,2022年春季需要招聘博士的岗位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20%。春招以来,高端制造业招聘需求增长迅猛,招聘规模同比增长40%。值得一提的是,在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势下,民企更是首当其冲,欢迎优秀人才就业。其中在2022年春季,对博士学历人才最为渴求的是100—499人规模的企业,而500人以下规模的中小企业更是创造了60%的博士招聘岗位。

理想的就业,往往标志着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让毕业生“心甘情愿”下工厂,民企需要抓住机遇,打好组合拳。一方面要让年轻人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知己知彼,匹配到合适岗位。另一方面,要为毕业生提高待遇,能够生存下来;提供成长机会,让年轻人提升技能,有获得感、成就感、满足感。或许,这是就业观的一次转向。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发布《中国Z世代求职趋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企业不再是年轻人选择工作的唯一选项,其中有32.5%的年轻求职者表示倾向于在中小型企业工作,还有10.5%的人乐于在小微型初创企业一展抱负。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民营企业争创一流企业,需要一流人才。期待广大民企能够抓住机遇,吸引广大毕业生在民企安居乐业,成就大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