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仍呈现严峻复杂态势。在北京市政府倡导居民居家办公、居家休息,民生需求增加,封管控区物资配送需求大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满足市民生活物资的供应,商超企业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

全市范围:保供应更有新思路

“货架变多了,还增加了很多散装菜筐,放的都是民生所需。”5月13日一早,不少到盒马门店购物的市民发现,门店跟往常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

据盒马北京区域负责人介绍,12日晚,北京43家盒马门店陆续调整货架布局,增添临时货架和堆头,增加店面商品陈列面积和数量。“增设区域放置的多为民生必需品,如蔬菜、肉蛋等,位于东三环的盒马财富中心店,前场的陈列面积增加了15%左右。目前物资供应充分,不仅能增加商品数量,还方便随时补货,让大家更安心、放心。”

据了解,5月12日中午盒马北京大仓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吞吐量,下午就配运至各个门店。此外,京郊、山东、河北等基地延续物流直达门店的措施,各门店民生必需品的备货量仍保持在日常的3到5倍。

应需而变、灵活调整、坚韧有为,商超人在疫情中不停歇。京东七鲜在前期加大备货量和运力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果蔬生鲜、米面粮油、方便速食等商品备货量至平日3~5倍,现有库存可供销售3个月。门店根据货架情况及时快速补货上架,同时针对市民对生鲜食品的需求,部分门店生鲜工作人员单日处理鲜鱼500多条。

全力保供的同时,七鲜也制定了严格的防疫应对措施。门店按照防疫要求进行高频次消毒,所有一线服务人员需持“绿码”上岗,加工车间严格执行品控规范,日均备货量增加2倍,增加夜间生产班次、24小时滚动加工,保证疫情期间市民也能够采购到健康安全的各类生鲜商品。

“5月12日下午4时左右,人流瞬间增多。”京饮华天商厦营运管理部经理王铁告诉记者,下午蔬菜本来也快要卖得差不多了,从4点开始到5点左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蔬菜基本上就抢空了。“为此,我们马上组织货源,当晚去货源地采购,连夜拉回来,半夜上货,以保证第二天开门前蔬菜品种齐全充足。”

5月13日一早,记者走访京饮华天商厦时发现,超市内货架上米面粮油、副食调料、肉蛋菜奶等民生产品均库存充足。京饮华天商厦卖场部经理郝利民告诉记者,近期消费者购物需求增加,商厦也增加了进货量。“以前是15天周转率,现在提高到了30天,库存加了一倍。我们也希望告诉消费者,无需囤货,随吃随买,以免浪费。”

封管控区:因地制宜打造新模式

除了保障全市供应的充足,对于部分需求量较大的临时封管控小区,商超企业更有针对性地打造保供新模式。

在北京市房山区,疫情防控措施下已累计对窦店等乡镇街道的19个村、12个社区实施封控管理,对70个村、21个社区实施管控管理。

对此,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与华冠超市联合启动应急保供机制。以房山区62家华冠超市门店和京心APP为依托,仅用24小时上线“京心华冠保供平台”,并通过电子围栏功能将封控、管控区精确区隔,部署1个线上虚拟门店、20个线下实体门店,定向服务封控、管控区。同时,当地2000名员工组成保供突击队,其中400名员工进入闭环,实施全流程、全封闭作业。目前,已经连续20天,有效保障45万封控管控区居民生活物资供应,调配保障民生物资3000吨。

据了解,区别于其他线上平台高度依赖门店拣货和社会化第三方履约,导致疫情期间门店运营和商品配送能力均有大幅下降的情况,华冠在总部大仓内设置保供中心仓,通过京心后台打通虚拟门店共享保供中心仓库存数量。同时,保障全流程闭环配送,华冠总部位于房山区的大仓外设置了包裹合流区,由进入闭环400名员工7×24小时作业,将客户零散下单的订单按不同路区进行装车,随后,由华冠员工组成的“大白司机”车队,将民生必需品从保供中心仓直送小区提货点、再经小区大白志愿者送至每户居民家中。

据悉,房山区身处封控、管控区的居民打开京心APP或微信京心小程序,通过定位自动匹配对应的虚拟门店和实体门店,即可下单,并且没有捆绑套餐,不必团购。封控期间,不断供、无门槛、非套餐的购物,次日达的安心配送,受到当地居民的好评。

据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全域生态拓展部总经理赵煜介绍,截至目前,封控、管控区内单个保供门店的日订单峰值已超10000单,平台日均履约订单量比疫情前增长了14.5倍。

由于线上订单量持续升高,配送运力遭遇不小的挑战。近几天,盒马北京门店多方组织人员,补充配送员队伍,对于部分需求量较大的临时管控小区,也开始提供效率更高的集单配送服务,订单商品半日达。

北京十里河、潘家园等临时管控区附近共计150多个小区成为首批被预约集单服务的小区。“居民在盒马APP上下单后,由盒马配送车统一向小区指定地点运送生活物资,并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过去一趟送1~2单,现在采用集单模式一次最多送30多个订单,运送效率大大提高。”盒马十里河店配送员介绍。

同时,针对预约集单模式,盒马百余辆大容量配送车临时上岗,这些“重火力”也主要为临时管控的小区服务,单次订单配送量提升至以前的5倍。(本报记者 李子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