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运输能力经历了重重考验。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提出从六方面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有效的流通。该《意见》的出台,为物流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物流通则循环畅,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通堵点、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助于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意味着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

多措并举促畅通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物流升级和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意见》指出,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

《意见》称,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随着企业竞争加剧,为集中力量发展主流产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非主流业务的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利用三方物流的运输网络和专业性,缩短交货期,减少物流方面的投入,降低产品成本。

为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近一年来我国政策上不断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立,引导物流朝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未来必然也将朝着这个方向进入高增长阶段;同时,《意见》中强调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特别指出,要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积极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安全高效的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有些地方存在封闭管理、层层加码过度防疫造成的交通路段拥堵问题,未来如何提高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承灾能力,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堵点难点有待破解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7%,几乎是美国、日本的两倍,降本增效空间较大。受疫情影响,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近期下滑,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召开物流保障工作会议,强调全力以赴保障货运物流高效畅通。

“我国物流体系的主要短板是各地各自为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在疫情期间,物流调配在各个区域让步于防疫安排,从而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效率,缺乏高效物流运行的手段。且在疫情期间过度采用行政手段对人流、物流进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物流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他还表示,我国流通体系其实在疫情之前还是很顺畅的,问题主要处在疫情防控和物流流通的衔接方面。

针对物流配送洼地的农村地区,如何才能尽快推动电商快递直通乡村?盘和林表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过于零散,所以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要利用农村现有的设施,诸如小店,诸如现有仓储设施,诸如公共运输系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让电商快递更快直达乡村。

虽然现阶段物流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国流通网络发展水平仍处在较高水平。“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流通网络全球领先,前几年全球供应链物流存在问题的时候,我国一直保持顺畅,足见我国流通网络的水平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盘和林表示。

智慧物流成发展趋势

盘和林认为,未来流通领域的市场规模依然会稳步提升,诸如无人车、无人机将逐步成为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热门选择。

伴随着在线消费的持续走高,社会对流通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随着电商企业前置仓业务的推进,预期未来同城物流可能比跨区域物流更为重要,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企业的布局重点。

近年来,无人机、无人车物流递送发展如火如荼,物流企业纷纷布局智慧物流,积极促进智能航运等投入应用。以京东为例,推出京东智能快递车,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据悉,该智能快递车每次可载重约100公斤货物,车辆续航里程为80公里,可实现全天运营;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联合无人车企业,通过在公开路段和商超场景下开展无人配送服务,保障配送安全,满足生活需求;美团无人配送车助力缓解“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内,一台台美团新一代自动配送机器人正在作业,它们将医护人员放置在舱内的餐食、水、药品等物资送到患者处后自动回到充电桩,等待下一次配送。

此外,盘和林还建议,可以通过减税降费和减少行政负担的方式,进一步支持民营快递物流企业发展,“诸如不能随意对物流司机进行罚款,要降低他们的成本,提高他们的收入,才能促进物流企业健康发展。”(记者张粲)

推荐内容